青岛再添野生大豆踪迹!南辛安河公园现群落生长,专家提醒“价值珍贵需保护”

Connor 火币交易所 2025-10-17 2 0

发现野生大豆,家住黄岛区的谢先生在不经意间。

10月13日,谢先生带着孩子去西海岸新区南辛安河公园采集芦苇絮时,在芦苇上发现了一些带豆荚的陌生藤蔓植物。之后,相关部门确认这些小豆荚是我国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野生大豆。

野生大豆在青岛并非首次被发现,长时间以来,青岛良性生态环境为这些野生植物提供了生长条件。野生大豆具备的耐盐碱、抗寒、抗病等优良性状,是研究新型大豆品种的重要种质资源。此前,业界曾呼吁这些野生大豆的发现地不能破坏,亟需保护。

青岛再添野生大豆踪迹!南辛安河公园现群落生长,专家提醒“价值珍贵需保护”

南辛安河公园发现的野生大豆

公园河边发现“小豆荚”

10月13日,谢先生孩子所在的幼儿园要求家长和孩子一起在家做手工,并将手工产品带到学校和孩子们一起展示,于是谢先生下班后就带着孩子到离家不远的西海岸新区南辛安河公园。

“南辛安河公园有很多芦苇,这个季节也是芦苇吐絮的季节。”谢先生说,“想给孩子做个芦苇絮的手工。”

青岛再添野生大豆踪迹!南辛安河公园现群落生长,专家提醒“价值珍贵需保护”

展开全文

南辛安河公园发现的野生大豆

当他和孩子在河边采摘芦苇絮时,突然发现芦苇杆上缠绕着一些金黄色的细藤,这些细藤上还有一些金黄色的叶子。

“类似大豆的叶子。”谢先生说,这些大豆叶子的一侧还有一些类似黄豆豆荚,却比黄豆豆荚小。当时的谢先生觉得可能展现在自己眼前的是一些野生大豆。

“野生大豆之前听说过,但从没有真正见过。”谢先生迟疑,“难道自己真碰上了野生大豆?”

迟疑间,谢先生还拍了这些酷似野生大豆的豆荚,用手机进行查询,发现自己和孩子面前的这些陌生植物,确实是野生大豆。

相关部门确认“野生大豆”

“孩子看到这些黄叶和黑黄色豆荚,也很好奇。”谢先生说,他还摘下了一些这样的小豆荚放在手里,离奇的是这些小豆荚被摘下的瞬间就裂开了。

青岛再添野生大豆踪迹!南辛安河公园现群落生长,专家提醒“价值珍贵需保护”

豆荚表层一层细毛

“尤其是黑色的小豆荚,可能是已经熟透了。”谢先生说,“很容易开裂。”

这些小豆粒出奇的小,黑色的,如三四粒芝麻粒大小。五六个黑色小豆粒能顶一粒黄豆。和黄豆差异更大的是,这些黑色和黄色的豆荚表层有细长的绒毛。

青岛再添野生大豆踪迹!南辛安河公园现群落生长,专家提醒“价值珍贵需保护”

野生大豆(黑)仅是黄豆的2成大

青岛再添野生大豆踪迹!南辛安河公园现群落生长,专家提醒“价值珍贵需保护”

谢先生现场发现,除了他身边的芦苇上缠绕着野生大豆藤蔓外,他旁边还有很多野生大豆藤蔓。

“他们是群落生长的。”谢先生说,“有些在芦苇上,有些在草丛里,还有一些缠绕在很高的野草和灌木丛上。”

青岛再添野生大豆踪迹!南辛安河公园现群落生长,专家提醒“价值珍贵需保护”

藤蔓攀在树上生长

现场的谢先生不仅知道了眼前的植物是野生大豆,还用手机查询发现,野生大豆还是我国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既然是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谢先生先是拨打半岛新闻热线96663,之后又电话告知了青岛市相关部门。相关部门次日联系谢先生后确认他发现的就是野生大豆。

青岛再添野生大豆踪迹!南辛安河公园现群落生长,专家提醒“价值珍贵需保护”

即将成熟的野生大豆

青岛再添野生大豆踪迹!南辛安河公园现群落生长,专家提醒“价值珍贵需保护”

成熟后的野生大豆

青岛再添野生大豆踪迹!南辛安河公园现群落生长,专家提醒“价值珍贵需保护”

炸裂的豆荚皮包裹着豆子

是科研的重要种质资源

野生大豆被发现,这在青岛不是首次。

2024年9月中旬,一市民爬山游玩时,在西海岸新区的一山上发现了数丛野生大豆。同年11月上旬,大沽河湿地公园南一大片杨树林旁,数百平方米的野生大豆被发现。早在之前,即墨区潮海街道也发现了一些生长中的野生大豆。

野生大豆也是我国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之前被纳入了《中国稀有濒危植物》红皮书,与胡杨、雪莲同列。

青岛多地发现野生大豆生长踪迹的背后说明,良好的生态为它们的生长提供了条件。

青岛再添野生大豆踪迹!南辛安河公园现群落生长,专家提醒“价值珍贵需保护”

成熟后的野生大豆

以大沽河湿地公园发现的大面积野生大豆为例,大沽河湿地公园工作人员认为,当地发现面积庞大的野生大豆不排除湿地鸟儿啄食了野生大豆,通过粪便将这些种子带到湿地公园多处,之后这些种子在土壤发芽、生长、开花、结果和繁殖。

早前,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豆类研究团队学术带头人徐冉研究员告诉半岛全媒体记者,野生大豆具备的耐盐、耐寒、抗病等特性极具科研价值,是研究新型大豆品种的重要种质资源。大豆作为我国主要油料及粮食作物,农业育种中往往利用野大豆培育优良的大豆品种。就此,他曾呼吁,发现这些野生大豆不能破坏,亟需对生长地进行保护。

◎相关新闻 “一粒种子可以造福万千苍生”

1974年,一名美国人上海郊外发现了一种颗粒饱满、没有受到病虫害侵袭的野生大豆。如获至宝的他将这颗种子带回美国后,孟山都公司很快就以这个野生大豆材料作为亲本与另外一种栽培的大豆品种杂交,培育出了高产抗病虫害的大豆品种,并以此申请了专利。2000年,孟山都向全世界包括中国在内的101个国家申请了一项高产大豆及其栽培检测的专利权。并且在这个基础上,孟山都公司陆续提出来与此有关的64项专利保护申请,奠定了这个公司在粮食领域的霸主地位。

中国是最早驯化大豆的国家,作为大豆故乡的中国,已有上千年种植大豆的历史。可因孟山都公司申请了专利,在没有得到授权、没有提交专利费的情况下,我国无法采用相关技术进行培育种植。也正是被美国带走的这一粒中国野生大豆种子,坑惨中国。就此,《南方周末》曾以《种中国豆侵美国"权"》为题,对事件进行报道。

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钟扬教授生前说过:“一个基因可以拯救一个国家,一粒种子可以造福万千苍生。”美国带走的中国野生大豆的这粒种子,充分证明种子对国家和国民的重要性。

(半岛全媒体记者 王永端)

评论